梅花神姿绰约,暗香疏影,开放在严寒风雪之中,铁骨铮铮,生机无限,显得品格分外清奇、孤傲不凡,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倾倒,不仅为其咏诗作赋,画梅之人也不绝如缕。如果从五代滕胜华专画梅花始,之后的历朝历代几乎都有画梅名家。宋人杨补之首创折枝梅花,元代的王冕爱梅成癖,在明人徐渭的墨梅中,还可以读到“从来不见梅花谱,信手拈来自有神”的诗句。近现代的画梅大家不仅有吴昌硕的“写梅取有出世姿”的老梅新花,还有南方关山月的红梅绽放和北方于希宁的素梅傲霜。
前人的画梅传统已臻完善,数百年来世代相因相传,若从古人窠臼脱颖而出实非易事。近年来画家罗云以写意梅花问世,声誉鹊起,其独特的风貌超越前贤,令人瞩目。 罗云的梅花,有厚实的书法功底,继承了宋、元以后画梅大家的技法,又师法自然,独辟蹊径,把西画的观察与造型方法融于中国画的笔墨趣味中,让梅花与山水结合,与禽鸟结合,与松竹结合,与诗词书法结合,赋予梅花以新的语言、活的灵魂,营造出生气勃勃,喜气洋洋、与时代品格相一致的多种梅花图景。
他用湿笔写生气,用焦墨写老辣,以动写静,以粗写精,以淡写雅,以简写理,以繁写情,用点写声,以线写意,用草书笔法写草莽,以篆书笔法写枝干,让中国笔墨美学的开与合、藏与露、聚与散、浓与淡、粗与细在他手中任意挥洒,幻化成不尽的意象乐章,着浓艳于浑厚,涵茂密于清逸,形成了鲜明生动、形神兼备、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。 古人画梅多强调梅的高洁、雅逸、孤傲的一面,以稀、以少、以瘦、以疏为美,罗云一扫历代文人画梅那种萧瑟清冷的情调,而以繁花密蕊、浓艳瑰丽、挺拔刚健、笑临春风的面貌,着力表现梅花“昂首怒放,香飘天外”的光彩和“三九严塞何所惧”的凌风傲雪、不屈不挠的精神。这种风格化的艺术语言,是由笔墨造型结构、墨与色的运用以至构图方式造成的节律和情趣所形成的。
在他的作品中,我们可以看到画家画梅的多种笔墨样式,既不同于宋人杨无咎、马远等人的那种“疏枝潜粉”,也不同于元人王冕、明人唐寅的“清影横斜”,还不同于清人吴昌硕的“古朴苍辣”,仔细察之,意象符号的运用又仿佛都有他们的踪迹,妙在“似与不似”之间。一个当代画家,不再醉心于那种冷峻情奇、书卷出香的伤感与自怜,而是以梅花品格寄托志向、砥砺节操,去寻找并试图表达现代人的某种感受,去显示梅花的“人格化”魅力,这是罗云为梅花造像的显著特点。罗云画梅的种种样式,便是由此生发出来的
为了画好梅花,画家曾多次到生活中写生,在风、晴、雨、雪中观察梅花在不同天气中的情形,研究梅花从含苞到盛开的全过程及正侧、俯仰、向背的不同角度变化。同时,默诵古今咏梅诗词名句,揣摩用笔用墨运行的方法,冥想变幻莫测的画面,并作了大量的写生笔记和速写。罗云梅花正是源于生活而有意扬弃前人的笔墨程式,从画面形式的自身要求出发,探索、创立自己的种种表现样式,洋溢着时代气息,充满天趣、人趣和物趣。
罗云的艺术不仅限于画梅,他的人物、动物也都别具一格,极有功力。特别是他笔下的水墨毛驴和新疆人物,刻意创新,珠圆玉润,动人心魄,透着笔底的灵气。 当下,罗云正值盛年精力充沛之时,仍在孜孜不倦地研究与创作,此册画梅的问世,只是他漫长的艺术道路上新的起步。我相信他今后还会不断地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于世,不断地攀登新的艺术高峰。
|